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Connor USDT交易官网 2024-10-21 25 0

2024共读南京

九月全媒体品读会

从“天下文枢”到“科教名城”,从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中国动物学开山大师秉志,到中国地质事业的拓荒者谢家荣, 追随大师的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

9月28日下午2点,由 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主办的“2024共读南京”走进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报告厅,科普中国专家、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洁品读南京传世名著《科学的南京》。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直播·速递

2024/28/9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张洁

科普中国专家、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展开全文

《科学的南京》是由民国时期的民间综合性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于1932年出版的一本科学大汇编,内容包括竺可桢的《南京之气候》、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林刚的《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13篇著作,以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南京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矿物和方言等,是反映当时南京风貌的重要文献。

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的“科学救国”

20世纪初,科学革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展现出了颠覆性的影响,这极大地刺激了正在欧美留学的中华学子,“科学救国”成为他们的共同认知。他们办社团、译新书、印报刊,将科学技术及其体制、精神输入中国,并由此建立中国科学技术体系,中国科学社应运而生。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中国科学社创立于1914年6月10日,创立者是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胡明复、赵元任等九人。中国科学社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学术社团,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社创办了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中国科学社同人提出“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的办刊宗旨,希望把《科学》办成和英国的《自然》周刊、美国的《科学》月刊一样闻名世界的杂志。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科学》创刊号

中国科学社在南京

1915年起,中国科学社社员相继学成归国。南京当时已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科研氛围浓厚,因此许多社员选择南京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1918年,中国科学社总社由美国迁至南京,至1920年,中国科学社搬到成贤街文德里社所办公。在南京期间,中国科学社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乃至全国的科学进步。1932年,《科学的南京》一书由中国科学社出版,奠定了民国南京科学之都的地位。本书的作者当时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各自研究学科的大家、创始者或奠基人。

《科学的南京》:以科学的眼光打量南京

《科学的南京》是一本科学论文汇编,共计收录了11位作者的13篇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是对南京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科学记录,更是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见证。

书中的开篇之作《南京之地理环境》,由中央大学教授张其昀撰于1930年5月。本文在全书中篇幅最长,分为导言、长江、秦淮河、城郭与街道、鼓楼岗及诸小山、玄武湖、紫金山等七部分。这是第一篇以现代人文地理学视野,并以欧亚诸国首都为参照描述南京地理的文章,属于学术界开创之作。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 张其昀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所著的《南京之气候》图文并茂,详细分析南京气候特点,简单不失严谨,介绍生动易懂。撰写此文时,竺可桢是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工作地点就是现在的北极阁。竺可桢在文章中提供的数据、图表以及很多科学结论和现今的研究成果都很相似。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竺可桢

书中收录的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记录了生物研究所数年来调查南京动物的结果。文中称,南京山中尚有狼类,为研究南京狼类的野生种群留下珍贵记录。文中又提及沿江及八卦洲常见鹿科动物獐,还对栖霞山等处野猪的凶猛有生动描写,给严肃枯燥的文字增添了阅读趣味。

雨花石是南京特有的宝石,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书中收录的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一文先分析了雨花台的位置、地层、地质、地史、地形,后分析雨花石的岩石成分、构造、体积、来源、成因、沉淀时的环境、磨片研究等,为研究南京的地质演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学的南京》一书收录的文章还包括《南京音系》、《钟山地质及其与南京市井水供给之关系》、《南京之饮水问题》、《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

打造创新驱动的“科学之都”

20世纪初,一群中国留学生把曾给西方带来现代文明的科学之火传播到中华大地。1916年至1928年,中国科学社以南京为发展中心,使得南京成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祥地。如今百年过去,中国科学社的身影已经远去,但追求科学的精神在南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对南京的现代化发展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近年来,南京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特别注重科学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规划提出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文引领、智慧管理”的总体思路,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和美丽古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南京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即可收看精彩回放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想要了解更多讲座精彩内容?

一起回看全媒体直播现场的完整版视频吧!

视频回看指南

(四种方法供选择)

方法一:进入“书香南京”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在线试听”菜单,选择“书香云讲堂”

方法二:下载“在南京”APP,在“紫金FM”页面,选择“视频直播”,点击“书香南京”图标

方法三:下载“牛咔视频”APP,在“牛直播”收看

【活动主办】

南京市全民阅读办

【领读团队】

金陵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书友会

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读者协会

【视频直播】

书香南京项目组

首都计划 ∣金陵古迹图考 ∣佛国记 ∣科学的南京 ∣芥子园画谱 ∣随园食单 ∣千字文 ∣昭明文选 ∣儒林外史 ∣桃花扇 ∣红楼梦 ∣本草纲目 ∣世说新语∣后汉书 ∣抱朴子 ∣弘明集 ∣文心雕龙 ∣诗品 ∣建康实录 ∣景定建康志 ∣永乐大典∣金陵梵刹志 ∣中国文化史 ∣全宋词

速递 |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名城——追随大师视角再读《科学的南京》(内附讲座视频)

“牛咔视频 云上南京”

牛咔视频9.0全新上线!

评论